蒋晖创业 19 年,他从 0 到现在经历过太多的商业周期。
他也从头到尾都经历了整个抖音个周期,这篇文章是我和他访谈内容的精华,关于周期、关于 IP、关于操盘、关于管理、关于战略的全方位复盘。
一、第一波机会:泛内容自然流。
蒋晖:
我 18 年开始发抖音,大概 10 天时间做到 100 万粉丝,后面就停留在那了。
我:
你做到了 100 万为什么停了?
蒋晖:
因为当时抖音是不鼓励把流量去私域偷出来的,只要偷的话就封号,所以我们就做它的意义就不大了。
没有巨大的商业正反馈。
但是实际上这一点是我错判了,我忽略了影响力这么一说,我也忽略了可以换一个赛道。当时被一个商业认知给迷糊了,所谓的专注。
专注不是底层逻辑。
雷军专注吗?说好的做手机也去做车去,创业者都不应该专注,商业在变化速度越来越快,尤其是我们小创业者,应对变化的能力才是核心。
我是第一代在抖音做商业内容的人,我随便发了一点我的对于商业的一些看法就很火。
但是当时没有看到曝光的价值,我一直考虑短期变现,的确那套打法可能一年之内都变不了现。
我作为一个有几百人的公司,我不能花这么多时间在这件事上。
我:
听起来你还是做了一个正确的抉择,这是必然的错过,是吗?蒋老师?
蒋晖:
我看到的太早了。
回过头来再做的话,当时比如做 10 个账号,我就是第一代参哥,当年根本没有矩阵这个打法。
二、第二波机会:原创矩阵内容。
蒋晖:
其实学抖音这个需求在 18 年也不存在,抖音还是大家年轻人玩蹦迪的地方,玩的地方,这个需求的爆发要到了 20 年参哥出现的时候才有。
这是两年后了,如果我坚持去发,也许一年之后我就拿到了这个结果,我会成为抖音里面最牛逼的商业 IP。
我:
无法假设,因为你当时要养家,创始人能量极其有限的情况下,哪怕你看到了这个机会也是抓不住的。
蒋晖:
参哥是有运气的,他可能是就在那个时间做了,正好变现需求和变现方式又产生了,他就非常笃定的 all in 了。
2020 年如果还那么玩,那就挣大钱了,一个亿级别。但我那两年我没有做。
我已经做抖音了,但是我做的抖音付费流,当时遇到一个问题,我身体有问题。
就是20 年的时候我的能量支撑不了,我的身体导致我当时一天只能说一个小时话,持续了两到三年。
我:
你觉得这个时间是你之前耗散要偿还的果吗。
蒋晖:
是的,因为之前太拼了,所以到了 19 ~ 20 年垮了。
我:
你又说你要努力,但是又跟我们说你要养三年,你吓死那些年轻的会员爸爸了,到底要干嘛?
蒋晖:
对啊,努力到你身体垮了,我觉得这就是标准。
就是后面养,当你不努力到身体垮之前,你那不叫努力。
我:
我现在就是不要命,奔向垮的尽头,但是又不得不这样努力,因为不努力的话公司都没了。
蒋晖:
就是这么惨,你的身体的极限,你要突破它。
如果不到这个程度,那不叫努力,那普通人都能做得到,大部分人没有办法付出这个代价,你付出了就能有更大的结果。
教员都有咽喉炎,懂了没?
你作为一个普通人,你不这样子你怎么能杀出来呢?所以当时我身体就垮了,身体垮了之后 20 年,我看到了参哥的矩阵打法的正反馈,但是我的体力没有办法完成。
矩阵需要一天讲 8 个小时话,参哥赚到钱的大概三个月时候就邀请我过去到他公司,把他的所有财务数据和每个账号的收入,非常坦诚的告诉我,说这个打法太牛逼了,你学你也能成为我。
我还挺感谢他的,他第一时间挣到钱,竟然想分享给我。
但是我当时的体力真的不行,我知道这是个巨大的机会,但是没有用,所以我走不了那条路,
我:
在此刻要接受创业者作为人的局限性吗?
蒋晖:
各有天命,我当时考虑的不是这个,我考虑的是有人总是说拿 10 亿美金的人类的心力消耗没有像我们这样小老板大,
没有拿过 10 亿美金,你不配说这句话。
创业都是向死而生的旅程啊。
你也可以靠一波运气,如果你只是想做一个小小的创业者,我觉得运气好一点,不需要那么拼,如果你真想做一个行业头部,想千军万马当中杀出来,那你必须这样子。
我:
蒋老师,我发现没有小小创业者静止的事儿,你想做小,但时代不允许你,因为当你做小,你会被吃掉。
蒋晖:
对于很多相对可能资质平庸的人来说是这样子。
如果资质不平庸,他故意禁止的做小而美,他是修炼出来了一个境界了,他知道想要什么,更笃定的知道了。
你用 500 万的能力,你去做了一个 100 万的生意,对你来讲是轻松拿捏,你现在让我去做一个 200 万的生意。那每天就跟玩似的,不需要怎么努力一样的。
我:
参哥周期是一个显著的商业化开始起飞的周期,矩阵流的本质到底是什么?蒋老师。
蒋晖:
就是能低成本提供大量的较优质内容,你就可以通杀流量,当时抖音已经允许你偷流量了,因为供给没有那么多,所以只要谁提供这种供给,谁就可以拥有那波流量,各行各业都可以。
这一波维持了有两年时间,从一开始门槛很低,相对低,我当时认真去做一些内容,也经常万赞。
万赞可能是很平常的事情。只是没有体力去创造,不像现在十万赞是很难的事情。
我:
老师,有一些身弱之人,他哪怕是创业者,他也没有力气做 IP,但是现在看刘思毅在叫嚣全民 IP,他很焦虑,这种人怎么办呀?他真的是身弱之人,他们怎么破局啊?
蒋晖:
我认为 IP 永远是影响向下兼容的影响。
如果你本身就是下中之下,那你怎么去兼容别人呢?
我们说相对优秀人,你去往下兼容,挣五十万的人去兼容 5 万的人,挣 20 万人去兼容 5 万的人,IP 就是影响力的变现吗?
它不一定钱,它可能是什么专业对非专业它也是影响,比如说我擅长做菜,你大部分人都擅长,那我也可以影响,你凭借你的一技之长,或者对某个领域的绝对的洞察。
或者是你对抖音个大家不关注的领域你深入去学习了,比如说就拿 AI 这件事情来说, AI 会创作 n 个领域的需求。
举个例子,我研究电商怎么用 AI。那有的人去年研究实体店怎么用 AI。那还有人研究服装实体店怎么用 AI。也就是说你可以把这个课题研究的足够小,
我:
这样的事情,是年轻人跑出来的,还是老炮们跑出来的?
蒋晖:
大概率是年轻人。像我这样快 40 的人还在一线去研究怎么用AI,而且还能领先的蛮少的。
三、第三波机会:直播自然流和付费。
蒋晖:
矩阵周期让加速灭亡的抓手是大家做矩阵,大家不缺内容。
第一代内容我们把它叫做内容搬运用工而已,或者内容的加工者,但是当这一代的用户都习惯了这种鸡汤,这种三个方法,这种做什么是什么样体验,当大家都看惯了这些内容,这些内容已经失去了它的生命力了,
那么剩下的这种内容,那么它对于人的要求,对于内容的要求,对于脚本的要求更高。
矩阵这件事情的生产成本就已经支撑不住了。
今天比如说我们还只是拿我们的切片,简单来说,我们的切片可能是在三年、五年前可以做矩阵拿到非常多的流量,我们这些切片都能够几千赞,
但今天你再去发这些切片, 100 赞就不得了。所以它的生产成本效率就不成正比了。
这一波结束之后就是直播自然流的出现,李*舟,透*糖时代。
直播自然流我也没办法接住,因为直播比短视频消耗体力。
像我这会儿的说话我是压着的,如果我想要有流量,我的分贝就必须提高,我的能量必须是昂扬的,我的音色要再高 50% 或者高一倍,我那样做才有流量,才有指数级的流量。
我:
我现在这么播是因为我缺流量,不然谁卖命播。
蒋晖:
如果你过去没有挣过钱,你突然接住这一波能让你挣这么多钱的一次机会,就是要把命拿出来换这波钱。
我:
蒋老师,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创业老是要用命啊?你刚刚说的所有东西在用命换。
蒋晖:
因为刚才我们说的都是几千万级别的钱,几千万级别的钱,那当然是要靠命去换的。
当然如果你足够的有智慧,你不需要靠命去换,但是在你第一波上几个台阶的时候,你需要用命去换,接住了就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英雄了。
我:
你觉得大部分人想成为创业者吗?
蒋晖:
大部分人只是想拥有创业者的结果。
直播自然流的周期之后,付费周期就开启了,付费周期就是在 22 年到 23 年就开启的,这一波就诞生了无数的 10 亿级的电商公司,或者说利润在几千万的知识付费公司。
因为这是平台的成功之路,这是它的规律。
平台的规律是恒定的。当短视频加算法推荐之后,是这种推进方法是最高效的,他如果绕路,反而他走了弯路,他这个阶段推这件事情,他就是能够更加低成本的平台在获取用户。
所以现在很多人跟我说要做 IP 就做视频号直播。当下的周期就是抖音的 21 年到 22 年,复刻到视频号的 25 年,就是你坚持做直播,你就可以拿到结果。
我:
付费流的核心胜负手是什么。
蒋晖:
付费流就讲究团队了,这也是很多自然流的 IP 穿越不了付费流的原因,它对货有更高的要求,自然流靠能量就可以它可以拿到很多的流量,但是如果付费的,就要有更大的成本,更大的团队,就需要对货,流量和货,这俩都要强,才能组合。
那这个对于整个团队能力的要求就上了三个档,不仅是超级个体。
当然第一波你可能是叫微投流,但是微头流就会被强投流给卷死。
那为什么那些团队有强投流?
因为整个链路都很强,他的主播很强或 IP 很强,内容很强或很强,销售能力很强,投流团队很强,素材内容团队很强,就整个维度拉升了三个档。
我:
今天真的是蒋晖第一次人生首发他的抖音周期论,谢谢蒋晖老师。